您当前位置: 汽车供求网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婺源乡村游
相关专题:精彩游记 发布时间:2010-12-20
新车导购:话说虹MM出行前在网上搜索一通之后,看到不少负面报道,其中又以三清山住宿和婺源出租

话说虹MM出行前在网上搜索一通之后,看到不少负面报道,其中又以三清山住宿和婺源出租车为甚。当我们在三清山的女神宾馆住了两晚,发觉其价格混乱、管理懈惰与网友的评价并无二致,对于即将踏足的婺源再也不敢盲目乐观。

    走了一圈之后,有了具体认识,有欢喜也有不快,有感动也有不解,感觉比较复杂。

 

一、兄弟美食城

    4月8日中午,我们乘搭途径三清山金沙缆车站的大巴进入婺源县城,一下车,就被撒满垃圾的台阶和路面吓了一跳,随后就被多名出租车司机围追堵截。所以,当我们问准前往理坑的班车时间,当即决定远离车站,到步行街等中心地带转悠一下。

婺源乡村游(4)食住行点评

 

    看起来,这条步行街和我们见过的众多步行街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但在步行街溜达有个好处,可以轻而易举地避开出租车司机拉客的干扰。 

    我们向本地人打听哪家餐馆口碑比较好?得到的答复大体相同:“你们外地人吃饭还是到XX大饭店吧!本地菜没有特别好的。”就在我们准备胡乱吃顿快餐,发现步行街一岔道口外有一家叫兄弟美食城的小饭馆。

婺源乡村游(4)食住行点评

 

    恰在此时,一群背包客从我们身边经过径直走进餐馆,显然他们是熟门熟路。我们立刻跟进。

   

婺源乡村游(4)食住行点评

 

   点了两个菜:肉末烧茄子、腊肉蒸茶菇,还想点第三个,跑堂大姐说:“再点你们吃不完了。”只好作罢。

    很普通的家常菜,卖相也朴素,但烧得好极了。这顿午餐是我们离家之后吃得最香的一顿,后来到理坑、庆源转完一圈回来,才发现这家兄弟美食城也是我们在婺源遇到的最满意的饭馆。

 

婺源乡村游(4)食住行点评

 

     第二天,当我们从理坑折返前往庆源时,又特地回到这里吃午餐。这一回,因为有司机一起,我们多点了两个菜,还要了一锅鸡汤,依然觉得每个菜都喷香可口(也有可能我们登山之后,胃口大开,吃嘛嘛香哈)。

婺源乡村游(4)食住行点评

 

二、理坑余大姐

    吃完午饭,虹MM翻开笔记本开始预约次日的出租车司机,前三名打通电话之后都回说已经拉上客人了,正准备找第四个,跑堂大姐走过来,怯生生地问:“你们也要租车吗?我给你们介绍个女司机,要不要?”我们齐声说好。她接通电话之后让我们直接跟对方谈时间、路线、价钱。

    跟司机谈妥之后,这位大姐告诉我们,她是理坑人,姓余。她向我们推荐她的姐妹在理坑经营的旅馆:“溪边小筑是新盖的楼房,热水器什么的比较齐全,房子也比较宽敞干净。你们到了那里自己再比较一下,要是想住别家也没关系。”我认为,拍照当然是老房子上镜,但水电、卫生等方面的条件显然新楼房更完善。因此,听完余大姐的介绍,再打电话问了价钱,我们毫不犹豫地预订了溪边小筑(女主人余池凤,手机1342-6658-779)。

    很抱歉没能在这给大家提供具体的价格。一来这些乡村住宿点、私营出租车都没有发票,我不大记得准确数字;二来住房和租车的价格都是浮动的,还是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讨价还价。

    印象最深的是离开兄弟美食城时,余大姐特别叮嘱:“乡下不像我们这里明码标价,你们吃饭的时候要侃价才好。”到了理坑,果然发现那里的饭菜不但不标价码,而且每碟菜的分量都很少,价格却比兄弟美食城贵得多,跟三清山上的有一拼。至于溪边小筑的住房设施和清洁卫生,我们还是很满意的。

 

三、不许欺负外地人

    从县城前往理坑的中巴是上了车再买票的,当车子满员开出站时,我们看到车站门口有一块大意为“超员超载禁止发车”的告示牌,虹MM对此大为赞赏,谁知赞叹声尚未停歇,车子嘎然而止。干嘛?停车上客,直到整个通道站满为止。如果这个上车点也立一块牌的话,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写上“发车之后加员加载”。

    买票时,乘务员分别多收了我们每人三块钱(原价大概是15块?收我们18块?),我们浑然不觉,但坐在我们前面的一个老乡发现了,然后他就一直压低嗓门跟乘务员争吵,后来越吵声音越大,终于全车人都能听到他们的对话。

    乘务员:“我没少给他们票!”

    老乡:“都坐一辆车的人,你怎么能卖两种票?!”

    乘务员:“人家自己都没吭气,你少管闲事。”

    老乡:“我就不能让你这样欺负外地人,凭什么人家就得多交钱?”

    直到这时候,我们才听出来这场架是为我俩吵的。三块钱虽然不多,但乘务员的行径引起了众多乘客的反感,车上好几个老乡都声援“肇事者”,骂乘务员:“咱们婺源人的名声就给你们这些人搞坏的。”最后,乘务员灰溜溜地给我们退了钱。

    三块钱确实是个小数目,但透过这件事我深切感受到这些老乡对家乡的挚爱,对诚信的坚守。如果每个婺源人都像他们那样,婺源旅游有什么理由不火呢?

    遗憾的是,下车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又在簧村遇到跟乘务员思路一致的冒牌校长,坐在村口拦截外地游客收取“环境保护费”

四、如此洒扫庭除

    朱子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以“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而自豪的理坑村民都有早起打扫庭院的习惯。

    让我吃惊的是,当我在巷道中漫步时,看到好多户人家直接把院子里的垃圾扫出门外,然后若无其事地关上自家大门。这一幕把我惊得目瞪口呆,这实在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力!过去,因为工作或旅游我分别在东北、西北、西南、广东走访过为数不少的乡村,但这样的做法却从未见过。我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即使村道稍后有专人打扫也不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吧?我又想起婺源汽车站的垃圾,想起村里村外河面漂浮的垃圾和岸边堆积的垃圾,心里难过极了。

    我们是上午九点离开理坑的,在离开之前,我很肯定没见到任何人打扫村道。

   多么希望下一次再去,能看到理坑村民改变打扫方式,在清洁自家庭院的同时再来个“门前巷道分段包干”。

 

五、尽责的女司机

    4月9日上午,女司机(余丽华,1357-6393-305)依约前来理坑村口接我们。

    我们之所以要租车去庆源,是为了路上可以边走边看、停车拍照,但我们也有点担心,不知道这个余丽华会不会借机要求增加租车费。因为当时网上有不少自助游的网友抱怨婺源的出租车司机不守信用,有的不按约定出车,有的中途强行要求加价或删减行程。正因为这样,虹MM还特地摘录了一批口碑较好的司机的姓名电话。

    相处一天之后发现,余丽华不但是个尽责的司机,而且为人热情爽朗,做事麻利。

    她先按我们的意思带我们蜻蜓点水式浏览了理坑附近的浙源、双路口、虹关等,然后再往南走。后来在县城吃完午餐,北上庆源时,她还主动提议不走新路走老路,这样可以顺便看看江岭。老路崎岖费时,她却乐此不疲。路上仍跟上午一样,很尽心地介绍沿途景点,并时时提醒我们要不要停车拍照?到了庆源之后,她一直等我们找好旅馆,再把车开到旅馆门口卸下行李才离开。

   如果婺源的出租车司机都像余丽华这样,虹MM应该没有机会看到网友的抱怨和牢骚。

    是不是也可以说,我们运气太好,在饭店遇到了好心的余大姐?曾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这么信任那位余大姐呢?这个我也说不清,是直觉吧,我们觉得她不像职业中介,更没有从中牟利,纯属好心帮忙。

六、庆源驿站

    上一篇曾提到,很多庆源村民将住房改作旅馆。在婺源旅游网之类的网站能找到不少庆源农家旅馆的图文广告。不过,我们对广告的信任度比较有限,个中缘由相信大家都明白。

    庆源驿站位于庆源村口的马路边(从山外进村的车子先从庆源驿站门口经过),他们家没有登载任何广告,是虹MM从网上的驴友游记中挖出来的。我们抵达庆源之后先到村子里看了两三家,然后再往庆源客栈走,经过对比我们对庆源驿站的房间布局、通风采光更满意,就住了进去(他们家楼上楼下都有客房,楼下的通风采光都不理想,我们是住楼上)。

    后来发现,这个老板很内向,似乎不大习惯主动招揽客人,开出价钱之后要嘛默不吱声地陪着客人看房间,要嘛干脆就让客人自己上楼看。我们住下来之后来过好几拨看房间的,但转了一圈走进别的客栈时就被留住回不来了。

    庆源驿站的晚餐比理坑的溪边小筑实在得多,至少菜牌上有肉的菜盆上就能看见肉。由于我们离开时比较匆忙(村口的面包车已经开到旅馆门口等我们了),所以没来得及留下这个驿站的联系电话。

婺源乡村游(4)食住行点评

    庆源的春笋非常鲜美,建议筒子们都尝尝:

婺源乡村游(4)食住行点评

  动态次数: 13095     来源:
本文转载目的是让更多的网友分享该信息。该文中所有内容仅代表信息原创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的观点,所有内容仅供参考,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该文中所有图文、视频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本文无意中侵犯了某方知识产权,请告知我们删除处理。联系电话15313206870(微信)、为避免电话不通,请同一时间发送至523138820@qq.com邮箱,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本文关键字:
法律声明: 一、本站的所有信息均来自第三方或网友发布,不作任何商业用途(除签约外),在网页上的所有信息本站不另作声明、也不作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或可靠性,网友在浏览时敬请自主识别把握,慎重对待,本站不负任何的经济纠纷责任和其他任何知识产权及肖像权属等责任; 二、如本站内有涉入不良信息、或者有侵权之类信息的,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处理,本站在收到举报人有效证明证据后会及时删除或屏蔽处理。本站联系电话:0086-15313206870,或直接发至邮箱:523238820@qq.com,发送邮件后请电话本站补充落实,以免误时误事。本站举办单位:浙江水大科技有限公司真诚感谢您的关注,谢谢!
转发分享得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