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汽车供求网 >> 商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我为车狂》栏目八周年记忆片段
相关专题:精彩游记 发布时间:2011-07-02
新车导购:汽车,也是文化命题--《我为车狂》栏目八周年记忆片段什么是汽车的生命什么是四轮上的生活马达的轰鸣将把我们带向何处八年的时间我


汽车,也是文化命题

--《我为车狂》栏目八周年记忆片段


什么是"汽车的生命"

什么是"四轮上的生活"

马达的轰鸣将把我们带向何处

八年的时间

我们一直在探寻同一个命题同一种思考

--车狂人

"关注汽车热点,满足你我的汽车冲动,欢迎大家收看《我为车狂》……"

八年来,八闽大地的人们总能在电视机中听到这句熟悉的节目开篇语。八年,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或许只是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回忆,但对于一档专业的汽车栏目而言,3000个日日夜夜所承载的,却显然超出了四轮钢铁交通工具的定义。2003年5月1日,《我为车狂》栏目正式在福建电视台开播,成为福建最早的电视汽车栏目之一。大浪淘沙,当如今众多的汽车电视栏目在走走停停中苦苦寻觅存在的意义时,《我为车狂》却已经站在国内同行的前列。栏目始终对于汽车本身及其蕴含的人文内涵的专注,成为了一档专业电视栏目实现不断超越和启程的内在精神驱动。

车因人而生动,人因车而精彩。曾经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因为"我为车狂"这个名字聚集在一起。如今他们可能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每个角落,但他们仍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车狂人。他们关注车市,北京、上海、广州……每一届的大型国际车展上,每一次的新车发布、试驾,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热爱赛车运动,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泊无人区、云南东川泥石流、漠河冰雪赛道……为了捕捉赛车镜头,他们在风、沙、泥、石中艰难前行;他们关注人文,福州通往国内各地的自驾路上,都留下他们的车辙,而沿途的历史人文也被一一记录在他们的镜头中。

八年来,不停的有观众在提问,作为一档汽车栏目,《我为车狂》追寻的是什么?或许当你仔细地去看过他们的节目,答案也就浮出水面了。正因为有了对于市场敏锐的嗅觉、对于赛车运动的极度狂热、对于汽车人文内涵的不断探寻,原本冰冷的汽车机器在他们的文字中、镜头下也开始温情脉脉。八年的时间,在他们眼里汽车成为了现代工业体系下一件精致的工艺品,透过这件工艺品,车狂人窥探到了社会的快速演进,更触摸到了一个群体弥足珍贵的热血激情。

车界思考者

一档电视栏目的立足点和姿态,往往决定了它的视野,也就决定了它的受众。商业喧嚣的今天,不随波逐流,沉下心来思考如何作出一档高质量节目,在电视快餐消费方式的今天,多少有些不识时务。然而,正是八年的积淀,让一档电视栏目有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力。

从《我为车狂》诞生的第一天起,主题化运作就成为基本常态。

在开播之初,打出的第一个系列专题《主持人与车》就创下了同时段省台的收视新高。高山、李珊珊等一批当时省内最知名的主持人,走下主播台,以普通有车族的视角讲述自己有车生活的欣喜与尴尬。观众看到了一个全新形象的主播群,达到了另一种方式上的互动。

随后,刚刚走上快车道发展的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北京国际车展。栏目组敏锐判断出这一盛事对于今后汽车产业的意义,在短时间内整合最强制作阵容,在第一时间传回了北京国际车展的盛况。国际车展和福建观众的距离,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实现了同步到达。

当时真人秀节目才刚刚在国内兴起,车狂人便推出了大型新手学车版块《辣妹学车营》,通过三个月真实记录三位靓丽女生的方式(现主持人邹荃并是其中一位),将学车的乐趣和技巧完整地传达给了观众。在当时学车成为社会热门话题的氛围下,《辣妹学车营》收到了预想之外的反响,不仅打造了名主持人--邹荃,也打造了名驾校--安裕丰。

而《购车智点》的推出,建立了栏目、观众、专家三者的直接互动。每期节目从咨询栏目购车的观众中选出一位,根据购车需求推选一位汽车专家全程充当顾问。在几款同类型的车型中为观众最后选出最适合一款。选车过程完全做到客观公正,选车结果由购车顾问和观众独立评判,真正树立起了提倡健康汽车生活、引导理性汽车消费的角色定位。

试车类节目是汽车栏目的拳头产品,自说自话的栏目类型早已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试车最前线》的试车团队汇聚了黄威志、朱汛、周俊生、杨刚、蒋超等这样一批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赛车手和汽车专家,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将每一款车的真实特性介绍给消费者。

而谈话类节目《车狂会客室》中,经常是嘉宾云集,笑侃车市风云,戏说车坛趣事,通过专家的侃侃而谈,带给消费者车市种种。与此同时,程云、徐铁、黄健、吴伟等福建众多高校的教授级人物均走进了我们的会客室,也走近了车狂观众的视眼。

《开车这点事儿》更是以情景戏剧的模式将开车生活中的常识生动地呈献给观众。专题策划方面,栏目屡屡走在了同城媒体,甚至是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的前面。2008年, "家轿10年","合资品牌20年","改革开放30年"等大型车界主题策划均出自《我为车狂》之手。

有了高质量的节目,影响力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栏目立足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但辐射范围远远超出了省级电视栏目。作为福建唯一"全国主流汽车电视媒体联盟"成员,《我为车狂》栏目经常和省外兄弟媒体开展互动,策划大型专题片。不仅如此,栏目还与 "中国汽摩频道"(数字频道)建立了多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为车狂》节目在"中国汽摩频道"(数字卫视频道)每天四次常年播出。另外,栏目还在中国网络电视(PPS影音)汽车频道、优酷汽车频道、中国商用车网、太平洋汽车网、爱卡汽车网、中国海峡汽车网等网络媒体上全方位播出,真正实现了全方位覆盖。

赛遍中国

赛车运动是汽车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一个汽车类电视栏目如果不能为车迷带来最新的赛车资讯和赛场战况,也绝对算不上是一档成功的汽车栏目。作为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在福建惟一一家指定合作媒体,《我为车狂》为国内赛车运动和福建省赛车运动的推广和宣传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沙漠、草原、泥石流、公路、冰雪,没有他们没到达的赛道,长距离越野赛、拉力赛、越野赛、飘移赛,没有他们没拍过的赛事。

中国最东方--漠河冰雪拉力赛。这是冰与雪的世界,这是力量与技巧的较量。在中国的北极点--北极村,车狂人在中国雄鸡版图的鸡冠上,记录下了一次次中国最顶尖车手在冰雪世界的灵巧身影。

中国最北方--中国越野锦标赛。这是牛羊肥壮,风吹草低的大漠,在内蒙古的腹地,车狂人两度深入。鄂尔多斯草原上远去了马背上民族的迁徙,迎来的马达轰鸣,让千里草原的战鼓响彻成另外形式的注脚。

中国最西方--新疆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越野拉力赛。世界第二大沙漠在这里流淌,古丝绸之路在这里穿越。这是沙海与尘暴的主宰,无尽的沙丘尽头,有勇士最果敢的故事。车狂人在这里与狂沙共舞,和胡杨对话。穿过死亡之海罗布泊,穿过中国海拔最低点艾丁湖,穿过迷一般的楼兰古国,穿过玉都和田,穿过塔里木河的尽头,荣誉和鲜花就在下一秒呈现。

中国最南方--云南东川泥石流越野拉力赛。在雨林里寻找方向,在泥和水的混合物里前行,南方的天空给激情者创造了重重障碍,穿越下一片雨林,车狂人想告诉所有的人,目标就在视线的一米之外。

也正是有了这四个方位点所聚拢起来的范围内的四处出击,几年来,国内一流车队叱咤赛场的镜头,通过《我为车狂》栏目,才得以出现在福建观众的荧屏上。林志颖、韩寒、刘曹冬、文章等一批明星车手都是通过这里向福建观众送上问候。

相比国内汽车运动风风火火,海峡西岸的福建的赛车运动却始终显得不温不火。此时,《我为车狂》又将福建赛车运动力量的培植担在肩头。佳通轮胎车队、犀牛车队、穿越联盟车队,只要代表福建力量的车队出征国内赛事,就会有《我为车狂》的记者随队前行。

赛车运动要从娃娃抓起,栏目还策划组织了两届"福建少儿卡丁车赛",为福建赛车运动发掘培养人才,赛事也得到了省内各大媒体和商家的大力支持。实力就是影响力。他们不是赛车手,却出现在每一次、每一场的汽车比赛中。他们在用自己的镜头、体验,记录赛车运动的分分秒秒。

但他们绝不仅仅是记录者。栏目以福建佳通轮胎东方车队旗下的"海峡赛车场"(目前省内唯一一个专业赛车场)为依托,常年组织海峡两岸各种形式的汽车赛事,以车为媒介,搭建起了一个汽车赛事的交流平台,国内多家知名车队和车手都参与其中。

文化探寻者

一个汽车栏目应该呈现出什么内容,新车上市、试驾?还是车展上的靓车美女,仅仅这些,显然还不够。一个汽车栏目能够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汽车文化探寻者,或许很多人要问,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对于汽车的文化符号的探寻,抵达了怎样的层面?或许,从八年间一些记忆片段就可以产生共鸣。

作为汽车文化的载体,自驾游是最直接和有效的载体。在行进的路上思考,在风的反向留恋,让汽车在文化层面上的思考有了更生动的方式。

2007年和2008年,车狂人曾经连续两年从福州出发,两部越野车,一周近七千公里风雨兼程抵达西域乌鲁木齐。在这两次不同寻常的出行中,分别呈上了《行者无疆》和《八千里路云和月》两个大型专题片。这两个自驾游的专题片,它看起来像是一部公路电影,没有乏味的陈述,有的只是车狂人特有的视角和思考。所有的一切都以一种人文的方式呈现给观众。没有游记式的矫揉造作,没有走马观花的仓促,有的只是记录和思考。

而相同的起点和终点,车狂人选择了不同的路线,也有了完全不同的思考。

2007年路线:福州-九江-黄石-武汉-荆州-西安-天水-兰州-西宁-青海湖-大柴旦-敦煌-乌鲁木齐

2008年路线:福州-凤凰古城-黔东南-遵义-重庆-成都-西安-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乌鲁木齐

2007年的车狂人,看到的是六千公里的自然画廊。这一年,五月飞雪降在青藏高原车狂人的肩上,五千米海拔的山口让四轮驱动的越野车失去了脾气。而两台车在大漠深处看落日如火,驱车千里空无人烟的震撼,把自然的力量传达到了每一个镜头下。

看完了风光,2008年的车狂人有了更多的人文视角。在这个六千公里,车狂人听见了沈从文《边城》故事里翠翠真实的哀怨,急切着遵义会议的生死转折,震撼着盛唐气象的碑林石海,触摸着汉代古长城斑驳的刀剑之痕,对话着诸葛亮和刘备的智慧三国和杜甫的颠沛流离,更接受着嘉峪关城门上猎猎的西风和敦煌壁画前人性的静默。由车牵引出的历史和人文,竟也可以这般浩大。

同样是2008年,为了勉怀革命先烈,纪念抗战胜利64周年,《我为车狂》与雪佛兰科帕奇一道,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出发,途经晴隆24道拐、云南曲靖、昆明、楚雄、大理、保山,最终到去南密支那,重走"史迪威公路",重温那段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

60岁的老人和老伴一起驾车前往西藏,女车友驾驶赛欧多次只身赴藏,这些都是《人在旅途》中讲述的一个个鲜活故事, 《路人西'途'》、《"老陈'途'乐》、《历经'途'志》、《弥'途'山羊》、《夕阳'途'梦》等这样饶有内涵的标题名字告诉我们,他们都是路上的"侠客",轮子上的"英雄"。7集专题片,7个车友自驾远游的故事,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打进热线电话,表达自己对自驾生活的观点。此后,更有同城媒体的争相报道。

《我为车狂》是一档汽车栏目,但他们所做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汽车栏目所能够做到的。你可以说他们是汽车市场的观察者,是汽车赛场的记录者,也可以说他们是汽车文化的探寻者。又或许,他们仅仅只是一群用笔、用镜头记录汽车生活的人。

汽车,不仅仅只是四轮交通工具。这是车狂人用八年的时间做出的回答。下一个八年,我们又该如何定义汽车呢?或许,答案依然潜藏在我们八年苦苦探寻的方向上。

路在前方延伸,车辙在前方驻足,注定车狂人的背影永远永远在观众的前方。

  动态次数: 5458     来源:
本文转载目的是让更多的网友分享该信息。该文中所有内容仅代表信息原创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平台的观点,所有内容仅供参考,部分图文视频来自网络,该文中所有图文、视频不作为商业用途,如本文无意中侵犯了某方知识产权,请告知我们删除处理。联系电话15313206870(微信)、为避免电话不通,请同一时间发送至523138820@qq.com邮箱,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本文关键字:
法律声明: 一、本站的所有信息均来自第三方或网友发布,不作任何商业用途(除签约外),在网页上的所有信息本站不另作声明、也不作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或可靠性,网友在浏览时敬请自主识别把握,慎重对待,本站不负任何的经济纠纷责任和其他任何知识产权及肖像权属等责任; 二、如本站内有涉入不良信息、或者有侵权之类信息的,请及时与本站联系处理,本站在收到举报人有效证明证据后会及时删除或屏蔽处理。本站联系电话:0086-15313206870,或直接发至邮箱:523238820@qq.com,发送邮件后请电话本站补充落实,以免误时误事。本站举办单位:浙江水大科技有限公司真诚感谢您的关注,谢谢!
转发分享得红包